台灣的植樹節由來是孫中山先生所發起,他在 1912 年時設立農林部,讓這個單位主管全台與林業有關的行政事務;1914 年頒布台灣近代史上第一部《森林法》;到了 1915 年因看見「重山復嶺,濯濯不毛」,深感於台灣林業不振,便申請將清明節也訂定為「植樹節」,植樹節也因此正式設立,並規定全國各級政府、公家機關與學校都需舉行植樹節典禮,進行有意義的植樹活動。
1925 年的 3 月 12 日孫中山先生逝世,便將植樹節日期改為 3 月 12 日以表對孫中山先生的感念,植樹節延續至今仍為正式節日,這便是台灣植樹節的故事由來。
🌳植樹節的意義-環境永續發展
無樹無木、土地荒涼以致於百姓難以存活,且無法給予後代好的環境,從植樹節出發,讓大家了解植樹造林對身處環境的重要性。
🌳植樹節的意義-環境綠化
樹木本身的根可以抓緊土石,進而保護農地、防止土石流的發生。樹木能進行光合作用、淨化二氧化碳,進而調節氣候。
